5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建议
发布时间:
2018-05-09 16:04
又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是一个多彩和变化的季节。阳历五月有立夏、小满两个节气。全国平均气温14℃-25℃。平均降水总量101mm。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五月份天气多变、晴雨交杂、连续阴雨天多、温度反复、昼夜温差大,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溶氧低,底质恶化等,使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
草鱼出血病
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易使草鱼出血病流行。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1、定期水体预防消毒;3、保持水质优良和水温稳定;4、坚持“四定”投饵。药物防治:采用渔丰碘或复合碘溶液泼洒消毒。内服大蒜素粉或杜原康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细菌性肠炎病
可感染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
防控措施:1、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新。2、坚持“四定”投饵。3、发病季节每隔10-15天用复合碘溶液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4、发病时内服蒲甘散+泰利维,连喂3天。
锚头鳋病
该病是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全国各地都可发病,但以南方养殖区较为严重。该病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在水温12~33℃期间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暴发性死亡。
防治措施:虫鳋净,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25~35ml,如有复发,重复使用一次即可彻底杀灭水体中的锚头鳋。
烂鳃
烂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药害、寄生虫、细菌、代谢功能障碍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防治措施:药害性烂鳃应及时换水解毒,可选择有机酸类如益水清、解毒应激宝、应激解毒安等。寄生虫引起需及时根据寄生虫种类有针对性处理,如车轮虫引起可使用车轮净或纤必克,指环虫引起可使用指环净等。伴有细菌性烂鳃需在杀虫后及时消毒,可选择渔丰碘或复合碘溶液等温和的消毒剂。也可使用菌毒克、菌敌等产品消毒。如果由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的烂鳃需在发现有烂鳃迹象后及时在饲料中添加促进代谢、增强肝肾功能的产品。如肝肾康宁、杜原康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技术交流
自今年的8月初,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East African Swine fever, ASF)疫情后,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农村部已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已蔓延至11个省份,多达四十多起。此次疫情除了给老百姓带来一定恐慌外,受打击的还是肉猪养殖户。
今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已涉及6省14起,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恐慌。非洲猪瘟也从开始的单点爆发进化到区域性爆发,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继续蔓延从而减小经济损失,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East 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东非猪瘟或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