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1、溃烂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亚种。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中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对健康鱼难以感染,但是当鱼体受伤或者养殖环境条件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降低时,该病就可能入侵。病菌侵入鱼的躯干部、头部和鳍等处后,侵入部位发炎充血,发生溃烂,最后致鱼死亡。
  症状:病鱼充血溃烂,无特定部位,可遍及全身。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块状病灶,严重时可烂成洞穴状。
  防治:外用渔丰碘、碘清、复合碘、绿养宁、亩亩安或菌毒克等杀菌,同时使用渔氟康+泰利维或鱼血康宁+泰利维拌料内服。
2、链球菌病
  病原:链球菌感染引起。
  症状: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出血,解剖内脏,则通常可见肝脏、胆囊、脾脏肿大,其中胆囊肿大最明显,有的比正常体积大数倍,急性感染可见内脏各器官广泛出血。一般从眼球突出和鳃盖内侧出血等典型的外观症状和内部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就可初诊。但要注意与爱德华菌病和假单胞菌病想区别,弄清是否有混合感染情况。
  防治:外用渔丰碘、仨亩宁、亩亩安、绿养宁、溴氯海因等杀菌,情况严重时每天一次,连用两次,同时渔氟康+肝肾康宁+泰利维拌料内服。
3、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症状: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白。肝、肾、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且发出腐臭味。但是,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型和慢性型区分。
  防治:池塘过密的养殖和池底污泥堆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特别注意养殖密度合理,池塘清理和消毒,经常换水,保持池水清洁,可定期使用底改立得、益底活水爽、底舒宁等改良底质。外用渔丰碘、亩亩安、绿养宁、溴氯海因等杀菌,渔氟康+鱼血康宁+泰利维拌料内服。
4、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
  症状:车轮虫寄生于罗非鱼的皮肤、鳍和鳃等部位,主要寄生于鳃。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鳃上皮细胞增生,鳃丝肿胀或破坏,尤其养殖密度过大时,车轮虫寄生也可造成罗非鱼大量死亡。本病可通过镜检体表粘液或鳃确诊是否感染。
  防治:定期检查,掌握病情,及时治疗。发病时可用车轮净、立克净或纤必克全池泼洒,之后可用聚维酮碘溶液或菌毒克全池泼洒消毒,防止损伤的鳃部被细菌感染。
5、肥胖症、肝胆综合症
  病因:长期投喂低蛋白、高脂肪、高糖类和缺乏维生素的饵料,造成罗非鱼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大量积累,肝脏肥大,抗病能力低下。
  症状:患病罗非鱼呈全身性脂肪细胞增生、脂肪浸润,特别是腹腔内的脂肪组织及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显著增加。肝肥大,肝脏淡黄色或发白,高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萎缩。将整块肝组织剪下放在水中,必浮在水面上。而正常肝脏会立即沉入水底。罗非鱼常莫名死亡不断,且病鱼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和产气单胞菌等病。
  防治:选用正规厂家饲料,尽量满足罗非鱼正常生长的需要。饲料中可定期添加泰利维、肝肾康宁或杜原康,增强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可及时起捕大规格个体尽快上市,减少损失。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相关技术交流


【防控坚守】抗击非洲猪瘟,我们在行动!

自今年的8月初,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East African Swine fever, ASF)疫情后,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农村部已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已蔓延至11个省份,多达四十多起。此次疫情除了给老百姓带来一定恐慌外,受打击的还是肉猪养殖户。


【突发疫情】国内首例万头存栏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请认真执行猪场消毒程序!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发布,辽宁省锦州市、盘锦市发生3起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成灾引起巨大恐慌

今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已涉及6省14起,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恐慌。非洲猪瘟也从开始的单点爆发进化到区域性爆发,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继续蔓延从而减小经济损失,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如何正确面对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East 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东非猪瘟或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