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利多”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和其他益生菌。这些益生菌都有其相对明显的效果,例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施用到水中,可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乳酸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肠脏的健康;根据宋蓉等研究表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可以控制水体亚硝酸盐。根据罗文、杨立华等研究表明,乳酸菌组在降低氨氮、PH值方面效果显著。
  “益利多”是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主导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发酵而成,在发酵时辅以生物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生物酶、微量元素等。该产品含菌量高,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有效活菌数≥20亿cfu/mL。根据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总结,“益利多”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用:
一、改善水质
  平衡菌相。益生菌可在养殖水体中迅速形成有益微生物菌群,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与繁殖,降低有害菌的数量,从而减少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生产中按200-300g/亩*米泼洒使用,每10-15天使用一次,防病效果非常有效。
  降低PH。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鱼虾产生不利的影响,过高时会腐蚀水产养殖动物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受阻,使其产生鳃病,造成死亡。乳酸菌通过生物拮抗(竞争排斥)来提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产生有机酸,从而降低PH值。
  控制水体亚硝酸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直接通过化学反应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同时乳酸可以间接促进了养殖水体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从而通过反硝化过程去除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且这种方式是起主要作用。
  降低氨态氮。“益利多”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在自身繁殖过程中,可以吸收氨态氮作为氮源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降解水体中的氨态氮,同时通过降低PH值,也可以降低氨态氮的毒性。
  平衡藻相。“益利多”可促进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生长,抑制裸藻、蓝藻等有害藻类繁殖,达到改善水色的目的。且通过配合投放“小球藻种”能定向培育有益藻类。
二、改善肠道、促进发育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重要菌群,对宿主起着非常重要的益生作用。其中包括:1、调节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生物学效价;2、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生长;3、调节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4、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5、刺激免疫应答,提高免疫力。
  “益利多”中的有益菌可以通过在水产动物体内胃肠道等部位的黏附和定殖来发挥作用。益生菌的大量定殖和繁育,一方面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其代谢活动也往往产生一些消化酶类、维生素和促生长因子等物质,这些生长促进剂和大量的酶类补充了寄主的营养水平,增加了寄主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高了利用度。
  “益利多”中的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乳酸,从而使得胃肠道保持偏酸性环境,这有利于酸性的消化酶类的作用,也就加大了营养元素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对钙、磷等无机离子的吸收,从而利于骨骼和甲壳发育。
  随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养殖也会向着生态养殖的道路发展,利用益生菌来调节养殖水体和养殖动物机体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相关技术交流


【防控坚守】抗击非洲猪瘟,我们在行动!

自今年的8月初,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East African Swine fever, ASF)疫情后,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农村部已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已蔓延至11个省份,多达四十多起。此次疫情除了给老百姓带来一定恐慌外,受打击的还是肉猪养殖户。


【突发疫情】国内首例万头存栏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请认真执行猪场消毒程序!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发布,辽宁省锦州市、盘锦市发生3起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成灾引起巨大恐慌

今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已涉及6省14起,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恐慌。非洲猪瘟也从开始的单点爆发进化到区域性爆发,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继续蔓延从而减小经济损失,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如何正确面对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East 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东非猪瘟或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